房子这玩意儿,到底值不值得砸钱?
说实话,每次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晒新房本,我心里就痒痒的。你说这年头,谁不想有个自己的窝啊?但转头看看银行卡余额,又觉得这事儿挺玄乎。房产经济这话题,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可真是牵动着咱们老百姓的神经。
买房还是租房?这是个问题
记得五年前我刚工作那会儿,租了个单间,月租1500。房东阿姨人不错,就是总爱在收租时念叨:"小伙子,早点买房啊,租房就是给房东打工!"这话听着耳熟吧?现在想想,阿姨说得不全对,但也不全错。
租房确实灵活,想搬就搬。可每次搬家都跟打仗似的,打包、找车、和新房东斗智斗勇...累得够呛。更别提那种"寄人篱下"的感觉了,连墙上钉个钉子都得请示半天。买房呢?首付就能把人掏空,往后二三十年都得勒紧裤腰带还贷。啧,两难啊!
房价这过山车,坐得人心惊肉跳
前阵子跟个做中介的朋友吃饭,他喝高了就开始倒苦水:"兄弟你是不知道,现在这行情,我们带看十套房能成交一套就烧高香了!"这话让我想起2016年那波疯涨,售楼处门口排队的能打起来。现在呢?很多地方房价蔫了吧唧的,有的甚至跌回五年前。
但你说奇怪不奇怪?越是降价,大家越不敢买。"买涨不买跌"这心理真是绝了。我有个表姐,2018年高位接盘,现在每平米亏了快一万,肠子都悔青了。可要我说啊,自住的话真没必要太计较短期波动,又不是炒股的。
地段!地段!还是地段!
老话说"宁要市区一张床,不要郊区一套房",这话在当下还真得辩证着看。我同事老王就吃了这个亏,图便宜在远郊买了套大房子,结果每天通勤三小时,老婆孩子怨声载道,最后只能折价卖掉。
不过现在市中心的老破小也挺尴尬。上周去看房,60平的要价500万,厕所转个身都费劲。中介小哥还振振有词:"这可是学区房!"哎,为了孩子读书,多少家长咬着牙往里冲啊。但政策说变就变,去年还炙手可热的学区,今年可能就凉凉了。
年轻人买房,量力而行最重要
现在很多年轻人被社交媒体带偏了,觉得三十岁前没房就是失败。我堂弟就这样,月薪八千非要买三百万的房,首付全靠六个钱包。结果疫情一来,工作不稳,月供差点断供,全家跟着提心吊胆。
要我说啊,买房这事真不能攀比。就像穿鞋,合脚最重要。可以先买个小的过渡,等收入上去了再换。我有个朋友就聪明,先买了套40平的一居室,虽然挤了点,但压力小啊。五年后转手还赚了点,顺利换了大房子。
未来会怎样?谁也说不准
最近总听人说房地产要崩盘,我觉得吧,这话说得太绝对了。房子说到底还是刚需,只要人口在流动,总有需求。不过像过去那种闭着眼买都能赚的时代,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。
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推共有产权房、长租房,选择多了是好事。我倒是觉得,与其纠结买不买房,不如多想想怎么提升自己。有能力了,房子自然水到渠成。你说是不是?
说到底,房产经济再复杂,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个简单的选择题:现在买,再等等,或者干脆换个活法。没有标准答案,只有适不适合。毕竟啊,房子是给人住的,不是用来折腾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