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子这玩意儿,到底是资产还是负担?

说来惭愧,我三年前还觉得买房这事儿离我十万八千里。直到去年回老家参加同学会,发现连当初班上最不着调的老王都买了两套房,心里那个慌啊。房子这东西,在中国人眼里早就不只是个遮风挡雨的地儿了。

房产经济的魔幻现实主义

咱们这代人算是见证了房价最魔幻的二十年。记得我表姐2005年在上海买婚房,单价才八千多,现在那片儿早奔十万去了。每次家庭聚会,这个话题准能吵翻天。老一辈总说"房子是硬通货",年轻人则抱怨"六个钱包都买不起"。

说实话,现在看房子已经变成金融产品了。我有个做中介的朋友说,去年经手的好几套豪宅,业主连钥匙长啥样都没见过,纯属买了放着等涨价。你说这离谱不离谱?可偏偏就是有人靠这套路实现了财富自由。

买房还是买股票?这是个问题

去年有个90后同事小张特别纠结。他手上攒了五十万首付,结果看中的小区半年涨了30%。我俩在茶水间算账,他苦笑着说:"我这工资涨幅连通货膨胀都跑不赢,更别说房价了。"后来他转头把钱扔进了股市,现在偶尔还跟我炫耀收益率。

但你说这招靠谱吗?也不尽然。我邻居李阿姨就是把养老钱全投股市,结果去年那波调整差点没背过气去。房子虽然流动性差,但起码晚上能睡个踏实觉。这话可不是我说的,是我那炒房十年的二叔的金句。

租房时代的AB面

现在不少年轻人喊着"租房也挺好"。我大学室友在深圳就这么过,说是不想被房贷绑住人生。可上个月房东突然要卖房,他带着两只猫在暴雨天搬家,那叫一个狼狈。后来他在朋友圈发了个段子:"都说租房自由,可我的自由连个猫爬架都放不稳当。"

不过话说回来,在北上广深这种地方,月供和租金倒挂也不是什么新鲜事。我有个月薪三万的朋友,算了笔账发现租同等条件的房子能省下四千块,立马改主意把钱拿去环游世界了。这选择,你说值不值?

政策这把双刃剑

限购、限贷、房产税...这几年政策跟走马灯似的变。我一个做地产报道的记者朋友总说:"每次新政出台,我们编辑部就跟打仗似的。"去年某地取消限购那天,他加班到凌晨三点,跟我说售楼处通宵排队的人群里还有推着婴儿车的。

但政策这事吧,有时候也挺玄学的。记得2016年那波涨价去库存,我老家三线城市的房子突然就成了香饽饽。我舅当时非要劝我爸妈把存款全换成房,现在那小区入住率还不到三成。这事成了我家饭桌上的经典段子。

未来会怎样?谁都说不准

前两天看经济学家吵得面红耳赤,有人说房地产要软着陆,有人预言泡沫必破。要我说啊,普通人别老想着预判市场,关键得认清自己的需求。就像我那买了郊区别墅的师兄说的:"管它涨不涨,每天推开窗看见山景的时候,就觉得值了。"

不过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以前相亲市场开口就问"有房没",现在都改问"房贷还剩多少"了。您品,您细品。

说到底,房子这事没有标准答案。有人靠它发家致富,有人为它负重前行。我的理财顾问老说:"资产配置要讲究平衡。"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既不妖魔化房产,也不神话它,才是最实在的态度。

写到这里,突然想起昨天中介小哥发的朋友圈:"春天来了,看房的人多了,您还在观望吗?"配图是某个售楼处的人头攒动。我笑着给他点了个赞,然后继续埋头写我的稿子——毕竟,在键盘上敲字可比在购房合同上签字轻松多了。

返回文章列表
相关文章

0